“‘問題學生’已成為一個難以回避的現實。”
日前,在第三屆青少年心理安全論壇上,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首任新聞發言人王旭明談到,在理論層面,“問題學生”這一概念并不存在,也不應該存在。無論在中外教育史上,還是在中外教育理論的論述中,都沒有“問題學生”的概念、定義和研究。然而,在現實教育實踐中,“問題學生”卻已成為教育工作者和家長不得不面臨的一大難題。
青少年心理安全論壇主席、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李鎮西近期做了一項《關于“問題學生及其教育的問卷調查報告”》(下稱“調查”)。調查覆蓋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涉及學生、家長、教師及心理學和醫學專業人士,共收到有效樣本37956份。
對于“問題學生”的概念,目前并沒有準確的定義與評價標準,上述調查以模糊處理的方式設置了問題,比如“是否認同‘問題學生’這個說法?”
有32566名受訪者認同“問題學生”這一說法,占比高達85.8%;僅有5390人不認同“問題學生”這個稱呼,占比14.2%。由此可見,絕大多數人心中已經默認“問題學生”這一概念,并且會主觀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是否有問題”的判斷。
調查顯示,學生們遇到的最大困難集中在學習方面,尤其是考試和學習成績,同時還面臨心理和情感上的挑戰,如被孤立、缺乏自信、溝通障礙等。
受訪學生認為,造成困難的最大因素是個人因素,占比44.38%,如學習態度問題;其次是家庭因素,占比22.62%,如父母對學習的嚴格要求帶來的壓力,以及同伴因素和學校因素分別占比17.2%和15.8%,如自由活動時間不足和規章制度過于嚴格。
有受訪學生對自己遇到的最大困難進行了詳細描述,比如被孤立了兩年沒有知心朋友;被其他同學語言攻擊;很怕自己的優異成績維持不了很久,被別的同學反超。又如挨打的時候沒有地方躲;家人吵架的時候感到非常傷心和害怕;被老師當“問題學生”提問然后出丑,被同學在背后議論等等。
受訪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在習慣和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最為嚴重,均占比在40%以上。此外,孩子的情緒問題和注意力渙散問題也較為突出,占比均在35%左右。手機上癮和性格問題同樣需要關注,占比均在25%左右。
而在受訪教師看來,班級中最顯著的問題是學生習慣,占比達到65.79%。其他影響班級的問題包括家庭問題、手機上癮、學習問題、注意力渙散、情緒問題以及心理健康問題,占比均超過40%。相比之下,人際交往問題對班級的影響力較小。
“問題學生”的人數總體趨勢是越來越多。心理和醫學專業人士在上述調查中指出,學生最常見的問題是情緒問題,其次是手機(游戲)上癮和厭學問題。社交障礙、抑郁癥、多動癥等問題也較為普遍。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學生的學業,也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造成負面影響。
一位國際化學校的校長在交流時曾向界面新聞提到,青春期學生比較敏感,容易引發心理問題,其中一位學生因抑郁休學一年,經治療后返校沒過多久又復發,斷斷續續,學業中斷。另一位國際化學校老師也提到,班上學生因家庭原因抑郁,但在全家人共同接受咨詢治療后,孩子的抑郁問題得到明顯好轉。
一位來自湖南三線城市的家長則表示,她的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或許是因為娃比較小,學習及心理問題還沒那么明顯。但令她頭疼的是,孩子沉迷手機,“刷抖音、看游戲解說都太吸引人了。”家長能做的只能是盡量轉移孩子注意力,同時不當著娃的面玩手機。
“問題學生”的產生原因非常復雜,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長期以來,在唯分數、唯升學等教育評價標準的主導下,一些學生被錯誤地認為是“問題學生”,學校和家庭教育忽視“問題學生”、錯誤對待“問題學生”等“問題教育”,成為“問題學生”產生的主因。
王旭明認為,“問題學生”之所以會產生,與師德問題、學校管理問題、學校對學生思想教育不足,以及對公共危機事件處理不當等也密切相關。要解決“問題學生”,首先需要解決“問題教育”。
北京金融街潤澤學校校長劉長銘也持同樣觀點。他認為,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源于“內卷”和價值觀的偏差。
劉長銘表示,教育的增值應該體現在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信心的提升、態度的轉變、精神的振奮、興趣的激發、動力的增強、特長的發展、眼界的開闊、目標的明確,甚至形成堅定的信仰。他認為一個人的價值在于其不可替代性,而教育的減值不應僅僅通過考試分數來衡量。
即使是“好學生”也可能存在問題,如北大學生中存在的“空心病”現象。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文東茅表示,許多學生的問題,尤其是心理問題,往往源自家庭。他強調了“家”在化解教育問題中的重要性。
對學生影響較大的家庭因素 圖源: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李鎮西所做的此次調查結果也顯示,教師、家長及心理和醫學專業人士都普遍認為,導致“問題學生”出現的首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缺失,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個人性格特質”。
由于家長觀點陳舊、教育方法單一、缺乏學習提升的意識與渠道,導致不少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仍然選擇打罵或責罰等方式。
排在首位的家庭因素是“父母對你的學習要求嚴格,給你很大壓力”;其次是“父母與你交流的方式讓你覺得不舒服”;緊接著是“父母關系緊張/破裂/家庭暴力”;最后是“父母對你的控制欲很強,讓你覺得窒息”。
參加此次調查的心理和醫學專業人士指出,“問題學生”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家長未能充分意識到孩子的問題并給予足夠支持。
此外,教師因教學任務繁重且缺乏心理診療專業能力,難以有效幫助學生,加上“問題學生”無處可去,家庭與學校協作不足、社會對“問題學生”的包容性不足,使其在學校缺乏寬松環境、產生病恥感并抗拒專業治療等多重障礙,共同加劇了“問題學生”在尋求幫助和支持時的困境。
王旭明表示,面對由教育問題帶來的“問題學生”,一方面要抓細、抓小、抓實教育,從源頭上減少“問題學生”的產生。另一方面,面對已經產生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全社會,尤其是學校和家庭及相關單位,可用心理疏導、體育鍛煉、藝術熏陶、個體經驗等多種方法去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