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來了”是中國最大的公交出行平臺,打造出這一應用的元光科技擬登陸港交所。其創始團隊成員基本來自北京大學,股東陣容也頗為豪華:阿里巴巴已陪跑10年,最大外部股東滴滴則在B輪投下重注,雷軍在IPO前已經清倉,合計大賺45倍。
由于公交實時信息查詢為剛需,“車來了”已覆蓋450個城市,擁有高達2.6億名用戶,但其近3年業績成長性一般,且面臨高德、百度地圖等巨頭的夾擊,AI賦能和時序數據產品成為其新的突破口,資本市場會否接受這一全新的成長邏輯?
來源:新財富雜志(ID:xcfplus)
作者:鮑有斌
2024年6月,在順為、阿里、滴滴等資本先后助力下,打造出國內實時公交信息平臺“車來了”的元光科技(Meta Light)遞表港交所。
從商業模式看,元光科技以大數據和AI作為支撐,主要通過廣告變現。其市場份額排在公交時序數據服務業第三,但近年成長性低于行業整體水平,估值受到影響。2024年1月,元光科技C輪融資價格為0.8美元/股,已低于9年前。
其成立以來,先后融資約2億元。由于虧損及回購股權,公司近來資金緊繃,通過IPO補充資金,尤為緊迫。
01
九成以上收入來自廣告,
成長性跑輸行業
元光科技所在的行業,屬于廣義的時序數據服務市場。所謂時序數據,即時間序列數據(time-series data),是一組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數據。在日常生活中,飛機航班、火車、汽車等出發及抵達的時點數據以及證券交易記錄,都屬于時序數據。
灼識咨詢統計顯示,中國時序數據服務市場的規模由2019年109億元增長至2023年31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0.7%,預計2023至2028年復合年增長率為24.3%,至2028年達到946億元。
而元光科技所在的公交領域時序數據市場,2019年至2023年規模從7億元增加至17億元,預計未來5年繼續以18%年復合增長率增長,至2028年達到39億元。
2013年元光科技推出的“車來了”,2018年獲工信部認證為國家大數據產業試點示范項目。在大數據和AI技術支持下,“車來了”利用實時GPS數據、用戶查詢及搜索歷史,為通勤者提供公交位置及預計到達時間的最新信息,改善了日常通勤效率。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車來了”覆蓋264個城市,在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五大實時公交信息平臺中,城市覆蓋率排名第一,積累了2.6億名用戶。
2023年,中國公交領域時序數據服務市場,Top5公司實現收益逾9億元,占據52.8%的份額,元光科技收益1.75億元,以10.2%的市場占有率排在第三,和第二名百度地圖11%的份額差距并不大,與第一名高德地圖19%的份額相差近9個百分點(表1)。
2021年至2023年,元光科技營收分別是1.63億元、1.35億元和1.75億元,兩年增幅只有7.4%。作為市場頭部企業之一,這一財務表現難言出彩。
同一周期,中國公交時序市場規模從10億元增加至17億元,增幅為70%,元光科技跑輸行業整體增幅63個百分點。
元光科技主要靠廣告銷售產生收入,其廣告載體包括“車來了”App(小程序)開屏、信息流、插屏和橫幅形式等。2021年至2023年,其移動廣告收入分別為1.56億元、1.15億元及1.68億元,占各年度總收入的95.6%、85.2%及96.2%(表2)。
2021年至2023年,“車來了”用戶從2.02億增加至2.64億,月度活躍用戶從2190萬增加至2526萬。用戶如不想看廣告,可成為會員。會員可按月、季和年繳費,分別是2.8元/月、6.8元/季和19.8元/年,可屏蔽大部分廣告。
包括會員費在內,2022年元光科技的數據技術服務收入一度超過2000萬元,占比接近15%,2023年下降至656萬元,占比不到4%。
元光科技為輕資產運營模式,員工數量只有138人。其毛利率始終保持在70%以上,2021年實現盈利3300萬元,2022年和2023年均虧損2000萬元左右,其這3年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4420萬元、980萬元和4650萬元。
02
明星股東紛紛入場,
融資價格已經倒掛
由于公交實時信息查詢應用為巨大的流量入口,元光科技的發展過程中,阿里巴巴、滴滴等眾多互聯網平臺均對其青睞有加。
元光科技先后進行過6輪融資,雷軍、真格基金、阿里巴巴、寬帶資本、滴滴等先后出手。
2013年12月,元光科技種子輪融資募得210萬元,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和妻子張彤共同持有的北京順為以120萬元領投,真格天創(Cherish Star)、光谷創投(北京順為持股47.5%,為并列第一大股東)分別出資60萬元、30萬元。
2014年6月,元光科技A輪融資,阿里巴巴拿下多數新注冊資本,并用129.5萬元買下創始人邵凌霜持有的老股。2015年4月,元光科技A1輪融資,阿里巴巴認購其全部新增注冊資本,兩次合計出資大約2300萬元。
元光科技種子輪平均投資價格為7.87元/注冊資本,A輪價格提高至57.43元/注冊資本,半年增加6.3倍。A1輪價格提高至105元/注冊資本,一年再增加83%。
2013年末至2015年4月,投資元光科技前三輪的機構股東都是人民幣基金。
從B輪融資開始,美元基金入場。
2015年9月,田溯寧控制的寬帶資本(China Broadband Capital,簡稱“CBC”)領投, 以450萬美元認購股份,阿里也以150萬美元認購股份。當時,一級市場熱浪滾滾,2015年內,元光科技先后完成3輪融資。
元光科技融資額最多來自B1輪,Honghe Venture、滴滴附屬公司Cheering Venture和Ondine各自出資800萬美元、753萬美元和100萬美元認購其新股份,總金額約1653萬美元。
2024年1月,銀平資本等C輪股東向元光科技投資260萬美元,這一輪和上輪融資間隔近9年時間。
上市前,元光科技累計獲得超過2500萬元美元投資,連同人民幣投資約3000萬元,歷史合計總融資約2.1億元(表3)。
其B輪融資每股價格是0.4美元/股,B1輪融資價格跳漲至0.85美元/股,增加一倍不止。2019年6月才入場的Ondine參與B1-5輪投資,每股價格提高至1.16美元。
2024年1月,元光科技C輪融資時每股價格0.8美元,低于B1輪的融資價格。
雖然元光科技合計融資2.1億元,但由于盈利規模有限,其又多次回購老股東的股份,現金處于緊繃狀態。截至2024年3月末,元光科技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350萬元,流動資產總值為1.52億元,計息銀行借款及其他借款為4000萬元,流動負債凈額為3.58億元。
元光科技IPO融資刻不容緩。
03
雷軍賺45倍,阿里浮盈167%,最大股東滴滴收益率僅8.6%
在種子輪就出手投資的雷軍,退出也早。
2015年9月,元光科技進行B1輪融資時,北京順為(通過境外附屬公司Power Sailor)轉讓股份套現,分別向滴滴Cheering Venture與Honghe Venture轉讓價值567萬美元、20.7萬美元的股份,合計套現約588萬美元。此時距其投資不到兩年。
2024年4月末,Garaitz Capital作價172萬美元,收購Power Sailor所持元光科技剩余股份。Power Sailor完成退出,先后套現76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近5500萬元,和持股成本120萬元相比,大賺約45倍。
早期股東真格天創也在B1輪將全部307萬股股份,作價121.26萬美元轉讓給Honghe Venture,相對投資成本60萬元,收益率約是14倍。
都在種子輪投資,但真格天創收益率低于北京順為,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真格天創的投資價格為11.24元/注冊資本,比北京順為投資價格7.03元/注冊資本高出六成;其二,北京順為轉讓股權時的平均價格也比真格天創高。
上海飛馬在B1輪賣出大部分股份,向滴滴轉讓約528萬股,作價420萬美元,對應其持股成本為450萬元,此時已經賺6.7倍,IPO前還持有約105萬股,合計占比0.83%,再套現已經毫無壓力。
為元光科技提供創業咨詢服務的東方飛馬,以3.2萬元代價獲得3.2萬元注冊資本,價格非常便宜,B輪時已消失在股東行列。假設東方飛馬在A1輪出讓股份,參考阿里系該輪105元/注冊資本的認購價,則其或大賺百倍以上。
兩個自然人陳曉和肖平原早期持有元光科技16萬元、8萬元注冊資本,A輪時股權占比為11.21%、5.61%,至IPO前分別通過Bus Hope、Bus Cherish持有6.87%、5.17%股權,肖平原股權稀釋有限。
早期股東沒有全部退出,后期股東則讓公司回購了部分股權。
元光科技遞表前,除了雷軍完成清退,主要股東阿里巴巴和滴滴也有一定減持。
阿里系投資元光科技較早,先后三輪合計投資約3400萬元。
2023年12月,元光科技以1500萬元向阿里回購774萬股A輪優先股,已經超過阿里系A輪總投資成本(1300萬元)。
IPO前,阿里合計持有元光科技逾1353萬股股份,占其股權的比例為10.46%。如果以C輪融資價格0.8美元/股測算,則阿里持股市值約1082萬美元(折合7800萬元人民幣),加上元光科技回購股權收獲1500萬元,整體投資收益率為167%。阿里從2014年6月開始投資,前后超過10年時間,該收益率和雷軍相比,差距明顯,但又明顯優于晚一年入場的滴滴。
滴滴投資元光科技全部發生在B輪,其認購了753萬美元新股,同時向WeBus、Power Sailor、上海飛馬分別收購140.6萬美元、567萬美元、420萬美元老股,合計總出資約1881萬美元,是元光科技最大外部股東。
其中,滴滴認購新股價格是0.85美元/股,從老股東收購股份的價格最高達1.34美元/股,最低為0.4美元/股,平均持股成本約為0.74美元/股。
2024年2月,元光科技以總代價167萬美元,向滴滴全資持有的Cheering Venture回購約197萬股B1輪優先股。至IPO前,滴滴持有2344萬股,占股18.11%,為最大單一股東。
如果按照元光科技C輪融資價格0.8美元/股測算,滴滴持股價值約1875萬美元,加上回購所得167萬美元,與總持股成本1881萬美元相比,滴滴收益率僅為8.6%,近9年時間,如果算上資金成本,可以說是一筆虧本的買賣。
寬帶資本B輪投資450美元,并從WeBus手中收購164萬美元股份,合計投資614萬美元,合計持股約1367萬股,平均每股持股成本為0.45美元,收益率約78%。
04
管理團隊主要來自北大,
創始人卻提前出局
元光科技的創始人邵凌霜,2010年從北大計算機系博士畢業,回到了本科母校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當老師,并在這一年創立武漢元光(元光科技的前身)。當時,邵凌霜持有80%股權,其父母持有另外20%。3年后,“車來了”面市。
至IPO前,邵凌霜只通過Bus Dream持有元光科技4.46%股份,持股比例大幅降低背后,與其背負刑事案有關。
招股書披露,法院判定邵凌霜等被告利用數據抓取軟件,從第三方服務器獲取包含公交車運行情況及預計到達時間信息的原始數據集,以提高“車來了”顯示信息的準確性。
被入侵并盜取數據的,是另一款實時公交APP“酷米客”的母公司谷米科技。2016年6月,邵凌霜及其他幾名涉案人員被批捕。次年,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檢察院以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起訴了邵凌霜等人。最終,邵凌霜作為主犯,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十萬元。
邵凌霜隨后辭任元光科技及所有主要實體的CEO和董事職位。2017年4月,邵凌霜再將其持有WeBus全部58.63%股權投票權授予孫熙。
2016年1月,WeBus向滴滴出售141萬美元股份,2016年12月,再向寬帶資本出售164萬美元股份。彼時,邵凌霜是WeBus主要股東,持股58.63%,按照股比或套現約180萬美元。
根據招股書披露,元光科技曾向Bus Dream回購1100萬股,具體金額未透露。若參照滴滴以1.34美元/股向WeBus收購股份,邵凌霜或能再套現1474萬美元。
2023年12月,WeBus不再持有元光科技股份,改由Bus Dream、Bus Hope及Bus Cherish直接持股元光科技,并訂立一致行動協議,邵凌霜名下的Bus Dream投票權繼續授予孫熙,構成單一最大股東集團,合計持有股比25.21%。一致行動人最終以孫熙的意見為準。
滴滴、寬帶資本、阿里投資、WeBus Light、HongHE Venture持股也超過5%(附圖)。
此外,股份激勵平臺WeBus Light、WeBus Data合計持股12%。CFO呂露持股3.67%,Meta Shine持股4.33%。持有WeBus Data約13.45%的佘亞利,通過信托間接控制Meta Shine。元光科技管理團隊實際能影響的股權比例或超過45%。
從公司治理看,元光科技的執行董事包括80后孫熙、錢金蕾、呂露和75后許誠,共4人,獨立董事有3人。重要股東阿里、滴滴、寬帶資本和HongHe Venture未提名董事。
孫熙擔任董事會主席及首席執行官,錢金蕾、許誠、呂露分別擔任首席運營官、首席發展官、首席財務官。
除了邵凌霜來自北大,孫熙2003年7月獲得北大計算機科學技術系學士學位,于2009年1月獲得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博士學位,博士畢業較邵凌霜早一年。
錢金蕾分別于2003年7月及2006年7月獲得北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士學位及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碩士學位,和孫熙應是同學。
獨立董事蘇瑜分別于2001年7月、2003年6月獲得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學士學位及企業管理碩士學位。獨立董事謝濤亦在2000年獲北大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碩士學位。
05
面臨“可替代”危機,如何破局?
盡管有北大團隊集體加持,元光科技的發展仍含隱憂。
其早在2013年就推出“車來了”,當時這一應用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而如今,高德、百度地圖均已在公交板塊中集納了實時公交信息,此外還提供路線導航、出行等功能,這對于元光科技來說,無疑不是好消息。
此前,來自交通機構的授權數據,曾是元光科技跑通盈利模式的重要一環,然而,這一授權并非獨家,因此,市面上類似于“車來了”的APP并不少,例如掌上公交、公交e出行等。
這意味著,在核心產品特點上,“車來了”還缺乏明顯的差異化優勢。面對眾多友商的夾擊,其老用戶活躍度維持、新用戶獲取都將面臨困難,因此,如何破局也就成為其上市時迫在眉睫的問題。
AI是一個突破口。2024年4月,“車來了”新增了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功能,使通勤者可以直接使用語音指令查詢公交路線、到達時間等,以提升用戶體驗。招股書披露,除了公交領域,元光科技還在將其AI模型庫拓寬至可再生能源領域、工業互聯網領域。
時序數據則成為另一個突破口。在這一領域,元光科技擁有研發優勢。截至2023年末,其研發團隊有51人,其中超過70%擁有計算機工程、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教育背景及豐富經驗,累計獲得71項軟件著作權、29項專利及10項專利申請,范圍涵蓋從數據處理技術到高級分析模型。
元光科技將其產品理念提煉為“時間+X”,如“時間+公交”即是“車來了”。此外,元光科技還推出了“時間+價格”及“時間+設備狀態”兩條新方向的產品線,并相繼落地了電力價格預測和共享電單車超載預測等應用。在物聯網和5G時代,元光科技若能順利取得突破,打造下一款現象級“時間+X”產品,也未可知。
元光科技IPO的獨家保薦人是中金公司(601995/03908.HK),其如何向市場講好這個投資故事?